一枚党证见证仪陇红色历史


   5月18日,正值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仪陇博物院组织开展“大型图片展览、讲红色故事、文物保护法咨询与宣讲”三大主题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发挥仪陇博物馆的文化传承职能。

   在仪陇博物馆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正在有序的进行。参观者是一群身着绶带的张思德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讲解员曾渝玲正在给孩子们讲解一枚珍贵的党证背后的传奇故事。

   张思德纪念馆小讲解员 汪子惠:通过这枚党证,我们知道了革命先烈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的艰辛历程。

   何怀道是仪陇县立山镇文家岭人,193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红军长征撤离长胜县,何怀道去川陕省城巴中报送长胜县撤离方案回来时,他发现党证不见了!何怀道直到去世也没有找到党证。1982年,何怀道的长子何修正在柜脚的油结疤缝隙里劈出了父亲何怀道一直寻找的《中国共产党秘密党证》。老人走了,现党证保存完整,党证上鲜红的印章清晰可见,党证会一直珍藏在仪陇县博物馆,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述说着那段光荣的红色革命历史。

   仪陇博物馆讲解员 曾渝玲:这枚党证的展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在仪陇的红色故事,传承红军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坚定党的信念。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是收藏、保护、展示文物的重要平台。仪陇博物馆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精品展览,深化社教活动,进一步激活馆藏文物,讲好仪陇文物故事,让仪陇文物活起来,增强仪陇文化自信。


作者:张义明 编辑: 责编: 编审: 监制: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