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长胜两县由于地处偏僻,教育落后,广大劳苦大众文化知识非常缺乏。各级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干部紧密配合,大抓对地方干部、武装人员和新入伍的红军战士的文化知识教育。仪陇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先后从县、区、乡干部中选送了300多人到川陕省委党校学习。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提高了政策水平。他们通过学习后,除少数人留在红军队伍工作外,大部分同到了地方,成为列宁学校的教员。地方武装人员、新入伍的红战士和地方党政干部分批到列宁学校学习。对一字不识的文盲,先入识字班,学会认识自己的名字、路条等。对初识字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要求每天要写100个字以上,还要学习《红军战士读本》《列宁学校读本》,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政策理论水平和对革命战争的认识。为了活跃大家的文化娱乐生活,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了以男女青少年为主的文娱宣传队,以演唱歌曲、花鼓、金钱板、莲花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这不仅宣传了政策,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为了发展群众急需的医疗卫生事业,县、区苏维埃政府都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县苏维埃建有医务室,配备了医生、看护人员,设置了病床。各重要场镇建有医务所,其主要任务是收留、治疗、转运伤病员。仪陇、长胜所辖的23个区苏维埃建立了医药社,其主要任务是给红军家属和贫苦农民免费治疗疾病,收容前线转来的一般伤员。乡、村苏维埃未设医疗机构,由干部分片负责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预防疾病流行。一旦遇到疾病流行,各医疗机构迅速组织医务人员深人实地诊治,及时控制疾病蔓延。1933年秋,日兴镇出现“天花”患者300多人,死亡100余人。各医务所、社积极响应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凡我根据地军民,必须千方百计战胜医药困难,积极行动起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号召,深入口兴地区,采取对病员实行隔离,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等办法,很快控制了疾病的流行。长胜县苏维埃政府把医疗技术较好的人员组织起来,分配到医务室、所工作,医治好了很多群众的疾病,深受军民爱戴。
出自《仪陇县革命老区发展史》选段P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