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陈辉 记者 谷海)4月18日,仪陇县拉开巴南高速公路连接线车辆超限超载常态治理工作序幕,标志着高速公路与地方公路执法部门共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迈出了第一步。
2012年12月31日,巴南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行,仪陇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从此诞生,成为仪陇新县城通往县域腹地的重要通道。巴南高速的通行,成为货运车主及驾驶员追求最大利润空间的“绿色通道”,约70%的货运车辆为逃避超限检测,通过巴南高速公路进入我县腹地和巴中部分地区,装载的货物远远超出控制标准的2倍还多,抛、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高速公路上货运车辆抛石引发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省县乡道公路更是不堪重负,给县域公路带来了严重威胁。
2013年春节后,为有效打击超限超载车辆绕行高速公路的行为,县人民政府召集相关部门针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入口处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由于受执法人员、车辆、场地和设施的限制,执法检查只能在白天进行,货运驾驶员为逃避检查,实行白天装货,夜晚上路,治理效果甚微。
4月17日,全县召开2013年治超工作会议,重点对巴南高速公路度门连接线超限检查执勤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署。决定加强同巴南高速公路执法部门的衔接,实行高速公路执法部门和地方公路执法部门联合治超工作格局,按照“高速公路入口严把严控、国省干线公路检查纠正”的要求,在巴南高速仪陇收费站入口路段设立执勤点,从路政、交警、运管和巴南高速公路执法部门各抽调3人,组成联合执法队伍,重点对超限超载车辆、抛洒车辆实行24小时执法检查(测)。各执法部门紧急行动,抽调人员立即到位,县路政大队统筹安排,合理调度,散发通告,协调水、电等相关部门,解决工作和生活基本需求。4月18日,整治工作顺利进行,通行货车一律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和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2000年第2号令)执行,对超限率20%以上的货运车辆,现场实施卸载或转运。对运输散装货物的车辆,实行密闭运输或加盖帆布,装载货物不得超出车辆货厢。对强行通过的,高速公路执法人员协调收费站不予放行,并实施处罚。对严重超限、明显抛洒的车辆,高速公路执法部门采取从重处罚等方式予以治理。现场执法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按照标准统一认定和处理,坚持未消除违法状态的不予放行。
通过高速公路执法部门严管重罚、地方公路执法部门严查强控,高速与地方联合治超效果明显。由于准备充分,宣传到位,措施有力,执勤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超限车、抛洒车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县内货物运输秩序,较好地保护了高速公路和县域公路的完好和畅通。近20天来,共检测(查)货运车辆2600余辆,劝返12辆,卸载砂石65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