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融媒(记者 易炳林)去年,张公镇繁荣村成功申请到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资金395万元,用于村道公路、产业便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尽早让这笔资金落地见效,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这几天,村两委抢抓晴好天气,积极组织村民加快各项目建设进度。
在张公镇繁荣村一片长满大豆的田边,数十名工人正在混凝土搅拌机的配合下进行路面硬化作业,整个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
张公镇繁荣村监委主任唐爱华说:“我们村的这个项目,分为三个班组,每组10个人,分布在不同的作业点,平均每个组每天可以铺设50多米的产业便道,其他铺设村社道路的每天可以铺设30多米,我们的工期计划在11月份全面完成。”
张公镇繁荣村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2.8公里的村(社)道路,6.3公里的产业便道和4口山坪塘。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当地粮油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据张公镇繁荣村党总支书记吴林丰介绍:“繁荣村以工代赈项目建成后,做到全村90%以上硬化路面,将会打通望垭、老木、乐安等附近乡镇村的断头路,可以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同时,村集体经营的1000亩粮油产业园也不会在雨季运不出粮食,机械化作业效率也将会得到提高。”
以工代赈项目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也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在项目建设现场,每天都有40多名村民在村两委组织下,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工地劳动。整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29万元,促进人均增收2万元。
张公镇繁荣村村民刘仁贵告诉记者:“像我们这种上有老下有小,屋里种点庄稼出门打工都不方便,国家有这个项目以工代赈,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块钱,很不错。”
以工代赈的核心是“为民”,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繁荣村村两委严格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使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政策要求来招引施工人员,以确保有意愿的、能干活的本村困难群众都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加强民主监督,保证以工代赈资金“赈”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