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来袭如何预防中暑?

本报讯(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治钦实习生鲜佳邑)近期高温热浪来袭,我市已发布今夏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超过37℃。据悉,高温会影响我们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一旦超出机体的负荷,将会影响机体健康,引发中暑等疾病,严重时致死。那么,如何预防高温中暑呢?

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时,您可能已经存在先兆中暑了。如果未及时处置,可能会导致中暑进一步加剧,出现皮肤灼热、体温升高(≥38℃),并伴随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症状。严重的,将出现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

预防高温中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多加注意:

首先,大量饮水同时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盐分和矿物质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引发多系统障碍。高温作业者一般每人每天供水量3-5L、盐20g左右,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是方式是每天合理供给含盐饮料、清凉饮品。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且水温不宜高于工作地点环境温度,最好在8-12℃,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

第二,要注意休息和饮食。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强度和休息制度,合理安排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或避开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适当的午睡不但可以避开高温时段,且可养足精神,放松身心,利于工作和学习。

在高温环境工作时,能量消耗增加,膳食总热量应该比普通人高,因此做好营养补充很重要,应补充足量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可以多吃水果、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食物,但切记饮食要清淡,少食高油高脂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个人防护措施要做好。根据作业需要供给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帽、鞋、防护眼镜和隔热面罩等,工作服应为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宜宽大且不妨碍操作。露天作业应给予笠帽,户外涂抹防晒霜,或使用固定或活动凉棚、太阳伞等。

最后,应室内避暑,减少外出。高温天气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减少外出,采用自然通风或局部机械送风,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如需要外出应错过高温时间段,选择早晨和傍晚出行。

此外,可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做好高温作业者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续性高血压、溃疡病等疾病,或内分泌疾病、重症恢复期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岗准备。

如发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阴凉通风处休息,给予适当的降温处置,同时给予患者补充水分和盐分,尽快就医,以免发生事故。老年人、孕妇、慢性疾病患者、体弱人群等,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而且给予特别关注,在室内,须将室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定时定量饮水。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编辑:吴兰 责编:冯靖淼 编审:蒲勇 监制:景瑞军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