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勇救落水妇女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退伍返乡后,杜小雨无论身处何地,始终把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扛在肩上。2004年11月的某天下午,刚转业回乡任职的他在下班返家途中,被一名群众大声疾呼声吸引,顺着群众议论方向,他发现一落水妇女在一个四周笔直的大水塘艰难挣扎,眼看就要溺水。他急忙冲了过去,顾不得脱掉身上的衣物,纵身一跃就扎进水塘里,奋力地托起落水群众。由于自身水性不好,加之群众剧烈挣扎,在营救中呛了很多水。在准备将溺水群众拖上岸时,又一困难摆在他的面前,该水塘四周光滑,根本无法在落水点将群众营救上岸,而最近的安全口有近50米远。他只能咬牙坚持,一点一点地向前游行,等把群众拖上岸时,他已经累得瘫倒在地,大口地喘着粗气。最终落水群众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苏醒过来,而他穿着湿漉漉的衣服,悄悄地离开了。
无私无畏挽救受困群众
2013年3月的一天,正在前往铜鼓乡原董家沟村检查安全工作的杜小雨突然接到村主任的电话,村主任反映一农户因未对自家苕窑长时间通风就下苕窑取红苕,导致中毒昏迷,该农户儿子因救母心切,盲目跳下苕窑施救也晕倒在窑中。周围邻居发现后,立马联系了村干部并拨打了120,但由于该村地处偏远,救护人员根本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加之苕窑空间狭小,群众又无专业营救经验,根本不敢轻易施救。面对两条垂危的生命,闻讯赶来的杜小雨立马将群众找来的绳索拴在腰间,憋着一股气,二话不说跳了下去。一瞬间,一股异常刺鼻的气味迎面而来,但他顾不上调整,立即开展救援行动。由于农户苕窑空间狭小,又有两人晕倒在内,增大了救援难度,他艰难地将绳子拴在被救人腰间,在其他同志的帮助下,往返两次,拼尽全力将受困群众拉了出来,为医护人员赶到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周围群众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而杜小雨看到受困群众转危为安,觉得再冒险也值得。
舍生忘死冲锋应急一线
2018年6月8日下午6时,这是杜小雨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时间。当天下午,正在办公室安排近期工作的他接到紧急电话,有干部反映金锅场村3社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池池底有2人晕倒,由于详细情况不明,天气炎热,池底太深,井口小,周围群众无人敢救援,情况特别紧急。闻讯后,他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往现场。到达后,容不得他半点思考,抓起一根绳子系在了腰间,将另外一根更粗更牢的绳子拽在了手上,毫不犹豫就下到了5米多深的池底,将绳子拴在受困者身上,由热心群众将昏迷2人拉到地面进行抢救。而杜小雨在前后两次深入池底救援,时间也仅仅3分钟,但由于吸入了大量的毒气,上来后就开始呕吐,随后好多天舌头都是麻木的。但遗憾的是,拼尽全力的他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两条鲜活的生命,由于该污水池池底刚刷上防锈漆和沥青,加上高温天气,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导致二人不幸遇难。每每提及此事,他都很痛心疾首,怎么就没有早一点发现?怎么就没有抢救再快一点?
在杜小雨自己眼里,他是人民公仆,尽力为人民群众服务。而在广大群众眼里,他是人民英雄,他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一个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平凡不平常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