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丨蝉鸣林语间,盛夏日以至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时,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 —— 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 Summer Solstice -


夏至三候


01
一候鹿角解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刻,这天之后阳气就要逐渐衰落,阴气逐渐上升。所以属阳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02
二候蝉始鸣

蝉,俗称知了。古人这里所说的,是指个头较大的夏蝉。在夏至到来之后,夏蝉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故我们越在炎热的天气越能听到夏蝉的鼓噪。

03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半夏而生”得名,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半夏生,主要是指在夏季的一半,一些喜阴的植物开始生长。


夏至习俗


消夏避伏

undefined

夏至在古代是一个消夏避伏的节日,称为“夏至节”,上到宫廷下到民间,都想尽各种办法来避暑。在皇宫内,夏至过后,冬天储藏的冰块就会从冰窖里取出来,供皇室成员度过炎炎夏日。宋时,文武百官自夏至日起放假三天,在家里躲暑气,养足精神再工作。在民间,相熟的妇女们在夏至这天互相赠送折扇、胭脂、香囊等。《酉阳杂俎·礼异》中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古人赠扇子,借以生风、生凉;用粉脂涂抹,则可以散发体内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吃面

在饮食方面,中原及北方地区的人多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这天,人们用长长的面条象征夏至的长昼,期盼幸福的日子长长久久。夏至面,各地口味、习惯不同,又分为汤面、凉面、打卤面、炸酱面、担担面等。而最适合夏天的非凉面莫属,也俗称过水面,又叫冷淘面。清代北京岁时风土杂记《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将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到盛有凉水的盆中涮一涮,抖一抖,叫做“拔凉”,然后盛到碗里,浇上备好的小菜及卤汁,在炎热的盛夏,吃起来实在清凉。

追极光

夏至时节,黑龙江漠河有一年一度的夏至旅游节。漠河是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城市,是国内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之一。而夏至前后,观测到极光的概率更高,每年都有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追逐极光。今年以来,由于强地磁暴的影响,漠河的北极村就多次呈现璀璨绚丽的极光美景。其实,中国人观测极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神秘绚丽的极光曾引发古人无限的遐想。


静心、安神、防暑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心浮气躁,而烦则更热,从而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要保持心平气和、心胸宽阔,以排除心中杂念,精神饱满便有利于气机的通泄。《养生论》谈到炎夏养生说,“更宜调息静”,即“心静自然凉”。

再有就是利用防暑工具,例如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此外,人们也喜欢在夏天里进行游泳、戏水、捕蛙、捉鱼等活动。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

宜苦味清淡,忌肥甘厚味

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此时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所以,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可多吃苦味食物以及一些具有祛暑气、生津止渴的食物。不宜食用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绿叶菜和水分多的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宜食: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番茄、生姜、莲子、鸭肉、绿豆、西瓜、木瓜等。

忌食:动物肝脏、甜腻油炸食品等。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编辑:冯靖淼 责编:吴兰 编审:蒲勇 监制:邓曙光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